我的谍战岁月
您当前的位置:
都市言情
作者:猪头七
状态:连载中
时间:2024-04-12 07:20:37
我的谍战岁月
作者:猪头七
简介:
‘火苗’、‘星火’、‘陈州’、‘青鸟’、‘琥珀’、‘程武方’、对了还有‘宫崎健太郎’,还有—— 程千帆每天睁开眼睛,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就是:今天,我的身份是什么(我该穿哪件马甲)? 本书又名‘王牌特工之我的马甲数不胜数’。 深藏敌人内部的红色‘火苗’、身手敏捷、功勋卓著的红队队员‘陈州’、军统戴春凤的爱将青鸟……等等等等。 但是,他知道,他是程千帆,一个坚定的红色战士! “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他的故事从1936年的初春开始…… 企鹅群号:78697817。猪头七的原创首发都市言情小说《我的谍战岁月》537阅读最快更新最新章节及章节列表,最全小说网尽在537阅读(www.55537.net)
第001章 程千帆
一九三六年,上海,初春。
春寒料峭。
程千帆打开窗,看了一眼窗外,天色阴沉的似乎要滴下水。
眼角的余光在观察弄堂口,人来人往,没有什么异常。
可以听见卖馄饨的刘阿大又在和马姨婆争吵。
马姨婆是惯占便宜的,每次都会有各种借口,馄饨馅小了,味道太淡了,皮薄,皮厚。
刘阿大每每不得不多赠一碗馄饨汤,马姨婆则会洋洋得意的离开,嘴巴里没忘记说一句‘虾皮太少’。
刘阿大每每就会说下次不会再卖给你。
程千帆脱下巡警制服,开始换装。
深V领粗棒针织衫穿在他的身上,拉长了上身线条。
外面叠穿了针织衫毛衣外套,让整体造型立刻有了层次感。
这是很常见的文化人的穿着打扮,使得程千帆身上多了许多的书卷气息,像大学里的学生,或者是学堂里的年轻教师。
今天是和老廖约定的例行接头的日子。
每当这个时候,程千帆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是火热的。
他相信每一个地下工作者,和自己的同志接头的时候,都是这种感觉。
地下工作者是孤独的,他们的工作环境是复杂且危机四伏的。
时刻要保持警惕,和敌人,和周围的环境斗智斗勇,容不得半点失误。
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和同志见面,聊聊天,谈一谈工作,想象一下大家心目中祖国美好的明天。
哪怕接头的时候不会接触,甚至不能说话,但是只是一个眼神,也是对彼此最大的鼓励。
我们不是在孤独的战斗,我们有同志。
程千帆想到和老廖有一回聊天,老廖比划着说他最欢喜(盼望)的是,年底了,在自家祖宅院子里嗮太阳,抽一袋烟,喊一声,(外)孙子(外)孙女们围在他身边,爷爷姥爷的闹腾他,那真是美滋滋。
程千帆沉默了,没说话。
老廖是东北人。
全家参加抗联。
有一个老伴、三个儿子,俩闺女,都牺牲了。
老头现在是孑身一人。
这老头心里苦,心里有恨。
国仇家恨。
……
半小时后。
程千帆在法大马路等电车。
他的手里拎了一瓶高粱酒。
法电2路从十六铺到徐家汇,途经法大马路、金神父路等闹市区,是法租界最重要的交通线。
程千帆的目的地是在霞飞路下车。
老廖则在站点等他。
程千帆届时下电车,老廖假装上车,两个人会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接触,隐蔽而快速的完成情报或者是物品的传递。
电车拥挤,等候的乘客众多,一般老弱是很难挤上车的。
上海报界曾经用了一个夸张的标题来形容坐电车之难:“冲锋陷阵的挤电车”。
“勇敢的乘客,不等铁门拉开,便由车窗或车头、车尾奋身跃进车厢。
等到你从大门进去,车厢里已是人头攒动,挤得像沙丁鱼似的透不过气来。
车站下遗留下一批老弱残兵,他们把希望寄在下一次车上。
性急的便只有出高价雇三轮车或人力车,或者是辛苦自己的脚底板了。”
所以,老廖年迈,他会假装挤不上电车。
这很合理。
合理性是一个地下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事情,这是‘竹林’同志叮嘱、程千帆时刻铭记于心的。
然后,如果老廖选择在原地等下一班电车,就说明一切正常、上级也并没有紧急通知,一切照旧。
如果老廖做出等不及电车的样子,选择走路离开,就说明事情紧急,两个人需要立刻找机会碰面。
除非是老廖或者是程千帆暴露了,有人一直盯着他们,否则的话,这种接触方式是不会引起旁人注意的。
电车是一个载体,一个很好的掩护工具。
……
程千帆好不容易挤上车。
第一眼就看到了李浩。
李浩是法电2路的售票员,穿着一身黄斜纹的制服,一只用来装票款的白布袋斜挎在肩上。
他的手里紧紧攥着票夹,目光如炬般地盯着上上下下的乘客,嘴巴里喊道,“上车的乘客票子买起来啊!”
程千帆没说话,和李浩的视线碰了下,掏钱买票。
李浩朝着程千帆微不可查的摇摇头,意思是没有人跟踪。
作为电车售票员,位置不错,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把上车的男女老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他一边用余光观察走向里面的程千帆身后有没有异常,一边提高嗓门冲着一个长脸的乘客喊道,“侬买的是四分洋钿车票,顶多乘到金神父噢!”
……
老廖穿着老旧的薄棉袄,没有挤在人群里,而是在角落边上站着,手里拎着一瓶黄酒。
这个位置不错,视野很好,方便观察。
老廖看了一眼黄酒,叹口气。
今天是老伴和老幺的忌日,几个兔崽子都好酒,俩闺女也能喝上两口。
尤其是老幺,最喜欢自家酿的高粱酒。
没买到高粱酒,也不知道老幺会不会闹别扭。
老廖鼻子发酸,仿佛看到了老幺拉响了手榴弹,和鬼子搜山队一起没了的画面。
那是他最疼最疼的老幺啊,就这么没了,找他几个哥哥姐姐去了。
……
在几十米外,街边的一个民房的二楼。
“组长,我下楼买烟。”丁乃非请示说,他的脚下好几个烟屁股,没烟了,烟瘾犯了。
汪康年摆摆手。
“这老头似乎在走神。”汪康年放下望远镜,思索片刻,“他在想什么?”
汪康年是中央党务调查处上海特区行动股三组组长。
这个人特别喜欢琢磨这些小细节,汪康年相信人在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情绪和表情,有时候会下意识的暴露出重要的信息。
下楼去买烟的丁乃非回来了。
“老丁,你看看。”说着,他将望远镜递给了自己的副手丁乃非。
丁乃非拆开香烟,自己咬着一支烟,递给组长一支。
同时接过拿起望远镜,随意的看了一眼,咬着烟卷说话,“组长,我就是干粗活的,你让我一枪把这老头崩了,我在行,动脑子的事情,我哪行。”
“你呀,要学会动脑子,打打杀杀的,上不了台面的。”汪康年笑着骂了句。
“我就跟在组长后面就行。”丁乃非也不生气,点燃烟卷,美滋滋吸了口。
“这老头喝酒吗?”汪康年拿起望远镜,仔细看,看到老头几次低头看拎着的酒瓶就突然问,这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和兴趣。
第002章 抓捕
老头喝不喝酒?
“老头前几天买过一次酒,抽旱烟,烟瘾很大。”一个行动队员回忆了一下这几天的监视情况,说道。
“不是一次,是两次。”有队员补充说。
汪康年没说话,扭头盯着一个精神紧张的青年男子看。
“庄泽,组长问你呢。”一个行动队员踢了青年男子一脚。
“喝酒,不不不,不喝酒。”庄泽哆哆嗦嗦说话,被踢了一脚的地方受刑较严重,肌肉疼痛牵连着骨骼,疼的他直冒汗。
“恩?”汪康年的眼睛鹰一般死死地盯着他。
庄泽吓坏了,汪康年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是,被他用过刑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是多么的可怕。
“罗老先生,就是现在这个老廖,他以前喝酒,后来他家老二、老姑娘和老幺连着几天内出事,被鬼子打死了,他,他就说不打跑鬼子不再喝酒。”说这话的时候,庄泽眼神流露出一丝痛苦的神情。
“组长,这老头废了。”丁乃非将烟屁股狠狠地吐在地上,“儿子翘辫子发的誓都能忘,娘个批,抓人吧,这就是一孤魂野鬼。”
汪康年明白副手的意思,这老头就是一个和红党组织断了联系的人,甭想着一抓一串了。
国军在正面战场‘剿匪’战果卓越,党务部清党效果也很不错,这几年大批的红党被捕杀。
特别是在去年十一月份,红党上海特科被摧毁,上海的红党和他们所谓的中央失去了联系,现在是一盘散沙。
……
这些大搜捕后的漏网之鱼,就成了孤魂野鬼。
还有就是像是这老头这样的,在东三省和日本人干仗,被日本人围剿打散后,逃回关内的关外红党。
现在上海的红党被围捕的如同惊弓之鸟,罗老头这样的关外红党一时半会确实是不太可能和上海本地的红党接上头,党务调查科称这样的也是游魂野鬼。
这样的‘游魂野鬼’平时很难抓,只能碰运气。
党务调查科之前接到密报,有东北来的青年在国立同济大学宣传‘反常抗日’,该青年自称自己参加过东北抗联。
抗联背后是红党。
而红党最擅长蛊惑无知学生,该青年很大可能是红党。
党务调查科如获至宝。
丁乃非带人抓捕了庄泽,汪康年亲自动刑。
庄泽受刑不过,招了。
本以为能通过这小子钓出大鱼,没想到这小子连小鱼小虾都算不上,甚至还算不上是正式的红党,按照红党那边的说法是还处于三个月的候补期内。
庄泽从关外刚逃回关内,辗转来到上海,还没有和上海本地的红党组织联系上。
没有利用价值的红党分子,那就只有杀了。
庄泽吓坏了,表示他愿意去主动活动,争取打入红党内部当卧底。
丁乃非就带着庄泽没头苍蝇一般四处走动碰运气,本以为是大海捞针,没想到庄泽这小子还真的立功了:
他曾经作为进步学生代表给抗联运送物资,见过这个罗老头一面。
当然,罗老头现在姓廖。
按照庄泽的说法,这个老廖是老牌红党,绝对是一条大鱼。
……
“队长,要不要动手抓?抓起来一问就全撂了。”丁乃非有些急了,天天跟踪这样的落单断线的红党,累死累活不说,关键是没有什么价值,耽误时间,干脆直接抓了了事。
汪康年思考片刻,摇摇头,“先不急,这老头平时就窝起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出门的,如果老头不是断了线的,今天很可能是出来接头的。”
汪康年有一个直觉,盯着这老头,一定会有大收获的。
这样的从关外回来、和日本人打过仗的老牌红党,对于红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人才,红党不可能不接回去。
“老丁,你下去,盯着这老头,看看他今天和什么人接触。”丁乃非帮他点烟,汪康年吸了口,夹在手里,摆摆手,说道。
丁乃非点点头,先是看了看身上,解下围巾,又换了一身旧些的外套,从队员手里接过一个有些旧但是还算干净的毡帽戴上,再让旁边人检查一番后才悄无声息